近期我国许多地方都迎来了降雪,我们洛阳出现了持续降雪天气,气温零下十几度,给当地苗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灾害。
一方面,低温引发了冻害等内部损伤,另一方面,风雪的侵袭也直接导致了一些行道树出现严重的折枝、断干、倒伏等机械损伤。
如何降低苗农在雪天所遭受的损失?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不同树种在极端降雪条件下表现出的抗雪压能力是不同的。
在当地,灌木树种的抗雪压能力明显强于乔木树种,针叶树种的雪害损伤小于阔叶树种,落叶树种的雪害损伤小于常绿树种。
1、灌木&乔木
由于灌木比较低矮,且在管理过程中重视修枝整形,其上积雪重量被平均分配,降低了重心高度,相同的雪量承压面积更大,抗雪压性更强;而乔木大多枝条分布密度较大,繁茂的枝叶承载了大量积雪且受重不均,因此出现断裂,还有一些树干较脆的树种如香樟,更是容易出现被拦腰折断的情况。
2、针叶树种&阔叶树种
比起阔叶树种,针叶树种的枝条相对较短且柔软,抗风性强;而且针叶比阔叶小很多,积雪量相对较少,积雪与叶片粘合力较小,很容易滑落,通常仅出现少量枝条折断、树冠压弯变形现象。
3、落叶树种&常绿树种
乔木树种中已经或刚开始落叶的树种,其枝条承载的冰雪量较少,雪害程度较小;而未落叶的树种,由于生长还未完全停止,枝条较脆,抗折性差,均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因此,适当选用落叶较早的树种,可有效减少雪压危害。常绿树种推荐使用大叶黄杨,因为它抗寒,在零下二十度以内的温度下都可正常生存,大叶黄杨的枝条韧性比较好,冬季雨雪天很难对大叶黄杨造成损失。
而对于同一树种来说,胸径、树高等特征是影响苗木抵抗力的主要因素,随着树高、胸径、尖削度的增大,树干逐渐变粗,树木的抵抗力也随之增强。其次,生长优良的单株要比生长不良的单株的抗逆性强。因此,加强苗木后期的抚育管理,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确保树木正常生长,也很重要。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抖音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