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公司简介联系我们
1.5米大叶黄杨球
大叶黄杨球
高杆大叶黄杨球
大叶黄杨柱
北海道黄杨
大叶黄杨
造型黄杨
2米大叶黄杨球
60公分大叶黄杨球
大叶黄杨柱

大叶黄杨绢野螟的防治

销售热线:15036743769时间:11-12-22来源:洛阳好景大叶黄杨球种植基地
导读

    近几年随着绿化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大叶黄杨,大叶黄杨球金叶女贞等植物供不应求,各地的黄杨苗圃基地生意蒸蒸日上,但是随着人们大批的种植黄杨后,黄杨绢野螟病虫害在各苗木基地频繁发生,使的绿化工作受到很大损失因此引起了洛阳黄杨基地技术人员的重视

  大叶黄杨绢野螟的防治

  近几年随着绿化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大叶黄杨大叶黄杨球金叶女贞等植物供不应求,各地的黄杨苗圃基地生意蒸蒸日上,但是随着人们大批的种植黄杨后,黄杨绢野螟病虫害在各苗木基地频繁发生,使的绿化工作受到很大损失因此引起了洛阳黄杨基地技术人员的重视,加强对其防治,控制它进一步的扩散发展。

  绢野螟:

  1、成虫:体长14—19mm,翅展33—45mm;头部暗褐色,头顶触角间的鳞毛白色;触角褐色;下唇须第1节白色,第2节下部白色,上部暗褐色,第3节暗褐色;胸、腹部浅褐色,胸部有棕色鳞片,腹部末端深褐色;翅白色半透明,有紫色闪光,前翅前缘褐色,中室内有两个白点,一个细小,另一个弯曲成新月形,外缘与后缘均有一褐色带,后翅外缘边缘黑色褐色。

  2、卵:椭圆形,长0.8—1.2mm,初产时白色至乳白色,孵化前为淡褐色。

  3、幼虫:老熟时体长42—6mm,头宽3.7—4.5mm;初孵时乳白色,化蛹前头部黑褐色,胴部黄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前胸背面具较大黑斑,三角形,2块;背线绿色,亚被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基线及腹线淡青灰色;胸足深黄色,腹足淡黄绿色。

  4、蛹:纺锤形,棕褐色,长24—26mm,宽6—8mm;腹部尾端有臀刺6枚,以丝缀叶成茧,茧长25—27mm。

  危害:

  幼虫依靠吃大叶黄杨叶片为食,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植株叶片枯黄,厉害的时候整棵黄杨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有的甚至百分之八九十都被绢野螟吃光,造成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该虫寄主仅限于黄杨科,且成虫飞翔力弱,远距离传播主要靠人为的种苗调运,因此搞好检疫,杜绝害虫随苗木调运而扩散,可有效控制该虫蔓延危害。

  2、搞好人工防治:(1)冬季清除枯枝卷叶,将越冬虫茧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第二年虫源。(2)利用其结巢习性在第一代低龄阶段及时摘除虫巢,化蛹期摘除蛹茧,集中销毁,可大大减轻当年的发生危害。(3)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诱杀:在成虫发生期于黄杨科植物周围的路灯下利用灯光捕杀其成虫,或在黄杨集中的绿色区域设置黑光灯等进行诱杀。

  3、合理用药:用药防治仍是控制该虫的重要应急措施。搞好虫情测报,适时用药,用药防治的关键期为越冬幼虫出蛰期和第1代幼虫低龄阶段,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等有机磷农药,还可推广使用一些低毒、无污染农药及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乳剂等。喷药应彻底,对下部叶片也不应漏喷。

  4、保护利用天敌:对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百僵菌以及寄生蝇等自然天敌进行保护利用;或进行人工饲养,在集中发生区域进行释放,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危害。

  • 微信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抖音

    抖音扫一扫关注我们

洛阳好景大叶黄杨球种植基地
联系人:韩景标
电话:15036743769
微信:15036743769
邮箱:admin@hyjidi.com
地址:河南省偃师市邙岭乡东蔡庄村